吸湿排汗测试仪厂家总结与单项指标评价法相比较,综合指标评价法的特点是组合、快速,适用面较宽,但对单项性能的表述能力较弱。吸湿速干性的测定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和制品,也是测试吸湿排汗面料性能的主要方法。通过同时测试织物两侧的温度差或湿度差来反映热湿传递性。暖体假人法克服了单项法中只能测试织物的保暖性或热阻、不能全面反映服装保暖性的缺点,试验结果温度,误差小,是一种较好的服装热阻的测定方法。微气候仪法通过对微气候的综合测量分析,更接近于人体的生理感觉,能更有效地表达实际穿着情况。
1、吸湿速干性
目前国内评价织物吸湿速干的指标比较多,测试仪器也很多,但一种仪器不能适用于测试所有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许多测试仪器可以用于评价不同织物的水气传递阻抗,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我国在2008年发布了标准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价两类指标来评价吸湿速干产品。评价吸湿性需要考核的指标有: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评价速干性需要考核的指标有蒸发速率、透湿量。该标准可以看作是上述某些单项指标评价方法的综合。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测试迅速的特点。指标的确定为考核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提供了参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功能纺织品市场。
但由于人体出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项组合试验法只反映热量或液态水传递的单个或两个环节,而且是静态时间点的测试结果,不能综合反映液态水的整个传递过程,为了反映水分在织物中传递的整个动态过程,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发布了GB/T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对该性能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通过测试织物浸湿时间、变化吸水速率、zui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项传递指数、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等指标反映液态水在织物中动态传递过程并以此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等性能。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标准*部分原理简单、测试方便。第二部分内容通过测试面料中水份的动态转移特性,分析面料的液态水份管理功能来实现评综合评价,相比较而言,该部分测试仪器更加精密,综合程度更高,特别适用于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评估。
2、热湿传递性
由于服装热舒适性受到皮肤和服装间空气层厚度、空气流动变化的影响,用蒸发热板法或静态平板法可以测定织物的传热系数、克罗值或热阻,但难以全面反映服装的热舒适性。上通常采用暖体假人测量方法来科学地、定量地测定和评价服装的隔热性能,我国也在军服及劳保服装配置上广泛使用。该方法模拟人体现实穿着,综合考虑了服装和人体的合体程度、皮肤与服装间空气层的厚度、空气流动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测定服装内温湿度和耗电量,计算服装的热阻。
目前,出现的第三代能模拟人体出汗的假人通过测量服装内温湿度和耗电量,能计算出服装的热阻和湿阻。但由于暖体假人实现条件比较高。并且难以模拟人体真实活动的状态,仿真程度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微气候法不能反映出由于服装形态方面的区别所造成的热湿传递性能的不同,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所以,必须进行人体着装测试,并结合主客观评价方法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