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网站!
医用外科口罩是由临床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所使用,既是为保护患者,降低口罩佩戴者呼气所携带的微生物进入空气环境,污染患者创面,也可以防止患者产生的污染性体液喷溅导致穿透口罩,威胁佩戴者。评价医用外科口罩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对微生物颗粒的过滤效率,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的行业标准对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规定了具体要求:细菌过滤效率(BFE)不低于95%[1]。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全自动立式灭菌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沈阳市伟明医疗设备厂);BFE实验系统(青岛思普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预制平板(上海诺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蛋白酶大豆肉汤培养基(Merck公司);蛋白胨(北京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CGMCC1.2465(=ATCC6538)来源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医用外科口罩分别为8个不同厂家的不同批次。
1.2 方法
1.2.1样品预处理
8批样品,每批样品分为两组,预处理组和不处理组,预处理组的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1±5)?C、相对湿度为(85±5)%的环境中预处理至少4h。
1.2.2试验用细菌悬液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在胰蛋白酶大豆肉汤培养基中,在(37±2)?C振荡培养(24±2)。然后用1.5%的蛋白胨将上述培养物稀释至约5×105CFU/mL浓度。
1.2.3试验程序
试验系统为细菌过滤效率双路采集系统。一侧采集系统中不放样品,作为阳性质控测试组,另一侧采集系统放入样品,作为试验组。将通过采样器的气体流速控制在28.3L/min,向喷雾器输细菌悬液的时间设定为1min,空气压力和采样器运行时间设定为2min,将细菌气溶胶收集到胰蛋白酶大豆琼脂上。
口罩细菌过滤效率计算公式:BFE=(C-T)/C×100%(式中C:阳性质控平均值;T:试验样品计数之和)。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1]规定细菌过滤效率应大于95%。
2.结果
2.1 未处理组和预处理组口罩细菌过滤效率结果
8批口罩未处理组和预处理组细菌过滤效率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经预处理的口罩细菌过滤效率略低。
2.2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3]。成对双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结果可见,t统计量等于3.628471,大于t双尾临界值2.36462425,在置信度α为0.05的情况下,未处理组和预处理组细菌过滤效率有着显著差异。
3.讨论
新版YY 0469-2011标准中,采用了新型的细菌过滤效率实验系统,在2004版传统实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双气路同时对比采样方法,即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同时采集同一气溶胶中的细菌数,这种同步采样的方式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和试验效率,且新型测试系统整体采用负压设计,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口罩对于防止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对于防止外科创口感染和内科呼吸道感染非常重要。有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普通纱布口罩需每天清洗灭菌使用才具有比较好的防护作用,但要求医护人员每天清洗并高压灭菌,未必都能做到,而一次性口罩因为其方便性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4,5]。一次性口罩近来应用越来越广,但其细菌学结果令人担忧,口罩内含菌量高,外层含菌量亦高,较长时间使用一次性口罩,呼吸气雾容易湿透口罩,而口罩一旦潮湿,将丧失对细菌的隔离阻挡作用[6]。